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岑巩县:擦亮眼睛 远离求职陷阱

2023-05-11 12:14:20来源:天眼新闻

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和学校,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不法分子都因此盯上了大学生求职市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通过收取押金、保证金、报名费等方式对求职者进行诈骗,或者以实习之名把学生骗到异地进行传销活动等。因此,岑巩县就业局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一些常见求职陷阱及其防范措施:

求职陷阱一: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相关资料图)

网络招聘平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常常以“高薪”“轻松”“便利”等作为诱饵,引诱求职者主动联系。但实际上,这些招聘信息中的工作内容或岗位要求与实际不符。因此,求职者在浏览招聘信息时要学会判断,不要盲目相信一些高工资、高待遇的招聘广告,对于一些没有固定办公场所、要求交钱的信息要谨慎对待。在求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如正规招聘网站、亲戚朋友介绍等;对来自异地的招聘广告要多加小心;对于一些收费培训、推销产品等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此外,求职者还应注意相关部门发布的就业信息,并对招聘信息进行核实。

求职陷阱二:扣押证件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求职者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等证件原件,并声称“如不交齐证件原件,不予录用”。一旦上交证件原件,用人单位就会以各种理由拒发工资及其他待遇。一定要记住:在任何情况下,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证件原件不能作为抵押,如果已被扣押,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因此,招聘单位要求提供相应的证件原件,首先,要看清楚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供的信息;其次,对于证件复印件,做好相应的标注,避免不法分子冒用;再次,对于扣押证件的单位要提高警惕。遇到上述情况时,可以拒绝录用。

求职陷阱三:非法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发展人员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传销的实质是一种经营模式,即先缴纳入门费,获得加入资格,再通过发展下线获取收益。在招聘过程中,一旦发现求职者被邀请至某个地方后,要对该地点进行严格的审查。传销人员通常会要求求职者提供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并要求求职者交纳一定的费用。如果求职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应马上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求职陷阱四:中介服务

骗子往往利用求职者渴望找工作又不懂招聘知识的弱点,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各种费用,如报名费、介绍费、服装费等,一旦被骗,找工作的希望就破灭了。因此,求职前应先了解企业或单位的基本情况。如果是事业单位,应了解该单位是否有合法资质;如果是国有企业,应了解该企业是否有国家授予的相应经营资质;如果是民营企业,应了解该企业是否有合法资质、是否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在与招聘单位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招聘单位是否正规、合法。如发现对方在收费项目、方式及相关手续等方面存在问题或明显不合规定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求职陷阱五: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作为劳动者,要想在劳动关系中真正“站稳脚跟”,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是前提。然而,在现实中,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明显违法。例如:口头劳动合同、企业不当面签字、单方合同等,这些合同都将成为某些劳动者日后维权的“绊脚石”。如果求职者遇到了劳动合同陷阱,可以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讯员 吴春橙

编辑 姚瑶

标签:

相关文章

[ 相关新闻 ]